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电子科学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深入赫哲族抗战老区调研

发布时间:2015-09-06 发布人:孙晨光

        (通讯员 常志刚 记者 孙晨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此为契机,电子科学学院团委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利用暑期赶赴赫哲族抗战旧址——黑龙江省同江市进行调查研究,揭秘这段鲜为人知的红色革命史实.

  8年抗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佳木斯音达木河以东的三江平原上有一个人数不足2000人的少数民族。他们不畏强暴、英勇顽强,以屈不挠的精神与兄弟民族一起坚持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亲自解放了自己的故乡,并很快得以重建,重新繁荣起来,她就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14年的抗战,赫哲族人民不仅参与了重要的军事活动,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全心全意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服务。为了解赫哲族红色革命史,社会实践队员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分别前往同江市党史办公室、战争亲历者家属住所、战争要塞等地从而更好的还原历史史实。
        在同江市党史办公室主任李振科的介绍下,社会实践队员们初步了解了同江市和赫哲族红色革命史。同江市前名拉哈苏苏,是中国与苏联边境重要的军事要塞。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的民族,这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用他们的智慧铸造一段又一段光辉历史。
       为了解赫哲族民族文化和革命历史,李振科带同学们前往战争亲历者家属毕拉赫拉-德林住所。现年57岁的毕老师是赫哲族赫哲族语言学家、省赫哲族研究会会员,毕老师通过18年的潜心研究出版了关于赫哲族一系列书籍,例如《白桦林里面的枪声》、《赫哲语词典》等。毕老师的母亲张淑珍,92岁的高龄身体还依旧硬朗,1942年参加抗联活动,为抗战部队提供后勤工作,让战士们全身心参加抗战。作为赫哲族代表,1959年受到中央人民政府邀请,前往首都北京参加国庆礼并与毛主席合影留念。在毕老师的口述中他们体会到了赫哲人民的爱国、勇敢、团结的品质,赫哲族作为北方“雄族”的风采在抗战中再次得到展示。在毕老师的讲述中,同学们了解到街津山是一个真实记录了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誓死保卫家园的伟大精神的地方。
     街津山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南望同江市北望俄罗斯,在山上同学们有幸联系到了一位当地人——孙浴民,他是中国作家会会员,曾出版《北方的家》、《中国赫哲族》等一系列关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作品。在孙大爷的介绍下,同学们看到了街津山上纵横交错的战壕和日本留下为数不多的碉堡,并了解了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赫哲族民间成立的抗战团体——红枪会和黄枪会。
       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了解到了同江市赫哲族人民抗战的历史,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继承自革命先烈们的顽强精神。赫哲族是14年抗战的亲历者、见证者,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幸存者,也是光辉历史的缔造者。如今,他们的英勇事迹,他们的高尚情怀,他们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应该由当代人传承发扬下去。今天,我们沐浴在春光里,享受着和平安康,仍然要用虔敬之心缅怀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不仅是为了追思过去,更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